·首页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www.hrgjwh.com www.hnyzk.com
您当前所在位置:华人国际 >> 详细信息

详细信息Information

  • 文化金融的立足和破题
  • 上传时间:2018-12-24 15:05:26 浏览次数:9705
  • 2018年12月24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文化金融的几个基本认识

        

    国内的文化金融研究,从概念兴起已近十年。关于文化金融,国内形成了基本的语境,也有了很多共识。以下是笔者认为比较重要的几个基本认识。

        

    第一,文化金融必须立足于文化生产。这几年各方都一再强调金融要服务于实体经济。第二,文化金融中金融与文化生产的关系中,主要是金融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文化是特性,金融是共性,是一种产业金融,所以文化金融研究从学科形态基本归类为金融学。第三,文化金融是以无形资产尤其是版权为核心的一种金融形态。脱离了这个核心,文化金融将失去其作为独立研究领域或学科的基础。第四,文化金融作为一种业态,是一个体系,更是一种生态。

        

    文化金融表现了金融和文化产业的整体性关系,能在中国兴起,主要因为中国是一个超大型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特点是会把产业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显性地摆在桌面上。目前,我们的文化产业政策大多数是针对产业整体的,而国外的文化金融都是分业的,比如美国有电影金融、欧洲有艺术品金融。

        

    现实实践中不太乐观

        

    虽然“以无形资产尤其是版权为核心”是文化金融的根本特征,但在实践中,很多金融产品无法做到纯粹以版权和无形资产做金融工具设计。现在虽然很多银行和保险公司都设计了相应的融资方案,但达成合作的项目并不多。在风险评估上的严格管控,令金融机构更倾向于选择上市公司或者国企。面对一般性的中小文化企业其融资模式依然会与重资产质押混合在一起使用。显然,在学理上放弃无形资产核心观,文化金融研究将失去意义,但在实践中坚持无形资产核心论是有巨大风险令文化金融研究处于两难困境。

        

    即便如此,笔者仍觉得未来10年甚至20年之内,文化金融的发展都值得期待。因为文化、科技和金融,是未来很长一段时期每个产业发展的三元动力结构,对于文化产业发展更是如此。

        

    应追求专业化发展

        

    我国文化金融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当下,文化企业基本可以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不同渠道融资;文化金融政策的配套也有发展,包括各地的文化金融服务中心的建立;文化金融领域基础设施架构有了雏形,包括文化企业征信体系和无形资产评估体系的建立。但总体上文化金融市场规模还太小,文化金融的市场信息系统目前尚没有建立,我们只能通过一些间接数据比较得出。比如:银行信贷系统投放给文化产业的钱占全部贷款比例、债权市场文化相关的债券比例等。这些数据额都很小,仅为整体市场规模的九牛一毛。

        

    很重要的突破点是金融机构的专业化。金融机构是金融体系的支柱,有机构才有专业的工具,才能夯实基础设施。从机构角度上,我国文化金融正在进入专业化发展时期。比如,2010年前没有文化金融专业机构,当下有了,服务于文化产业的融资租赁和担保公司也有了。一些银行设立专营支行或特色支行,在服务于文化产业的投放比例上有一定要求。笔者认为,文化金融要快速发展,应重视牌照专门化的问题。文化产业银行、艺术品保险公司应该有,而且只能服务文化产业,业务具体化了,机构的动力才能被激发。

        

    笔者认为,目前金融政策总体环境仍是防范金融风险,抑制过度投机,所以文化金融仍然会继续处在创新与规范的平衡期,是在调整中发展,规范中突破。这不仅需要发挥创新能力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更要坚定文化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创新方向,如此,文化金融发展迎来繁荣期是必然的。

     

     

     

     

     

    Copyright © 海南华人国际文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海府路169号(五公祠小红楼) 邮编571199电话:0898-68557653 传真:0898-68557653 技术支持:中企在线 琼ICP备10201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