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www.hrgjwh.com www.hnyzk.com
您当前所在位置:华人国际 >> 详细信息

详细信息Information

  • 上海开创公共文化配送新模式
  • 上传时间:2017-02-21 16:06:14 浏览次数:4105
  •  

    2017219     来源:《光明日报》

     

    102家社会主体来“摆摊”,750位各级配送机构人员“逛集市”,116家社会主体和700余位市民前来交流体验,这是2月17日上海首届公共文化配送产品设计大赛“百强”发布的现场。由上海市群艺馆搭台,上海公共文化配送各方第一次从网上走下来,走到一起,面对面交流互动。在上海东方公共文化配送中心副主任朱静波看来,此次上海各级配送机构、配送社会主体、社会化专业化管理主体、社区居民齐齐到场,首次实现“大会师”,意味着上海公共文化配送工作朝着进一步深化供需对接,满足百姓基本文化需求又迈了一大步。

     

    文慧沪剧团作为一家民营院团参与公共文化配送多年,他们坚持每年创排一部沪剧新戏,经过打磨的新戏先在逸夫舞台等剧院商演,再改编成社区版进入配送平台。团长王慧莉坦言,社区配送为他们培育了越来越多的粉丝,这个成立8年的民营沪剧团,从一开始的入不敷出,到现在依靠演出能盈利并且支撑一年一部新戏的创排。

     

    “交流越充分,供需越对接。”东方广播中心《中华武魂》项目负责人吴舜说,“去年第一次参与配送点单的时候,没人认识我们,也几乎没有社区主动点我们的单,起步非常艰难。”上海市群艺馆馆长萧烨璎告诉记者,搭建这样一个平台,就是希望给更多像吴舜这样的社会主体成员提供高效沟通和了解社区需求的渠道,让更多百姓更为直观地了解他们的产品,有效整合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资源,实现配送资源的充分流动、共享。

     

    记者了解到,上海公共文化配送改革自2014年启动,2016年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发起筹建上海市东方公共文化配送中心,全面承担市级公共文化配送职责,向上海市200多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提供文艺演出、文艺指导、文化讲座、艺术教育活动等四类产品的配送。但在实践中,公共文化配送中的供需对接依然有“缝隙”,这在此次参赛产品中也有体现。上海东方公共文化评估中心主任蒯大申注意到,参赛产品有撞车的现象,还有一些产品并不符合社区需求,有的主体第一次参加,不了解社区需求。过去在网上点单、效率是提高了,但配送各方彼此之间交流却不够充分。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加强供需对接,形成良性竞争,促进产品不断创新优化,提升社会主体产品品质。

     

    “公共文化配送的供需对接从线下到线上,再从线上到线下,不是简单的循环,而是螺旋上升,不断了解需求、不断对接、不断完善机制,建立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立体平台。”萧烨缨说,“我们希望公共文化配送能从‘间接’转变为‘直接’。从过去社区点单主要通过网上介绍和配送手册,改变为直接有新品推介,让市民能直接观展体验,先尝尝‘菜’,确定喜欢了,再由社区工作人员点单。”据悉,今后这样面对面的供需对接每年举办一次,“线上点单、线下体验”将成为上海公共文化配送的一种新模式,并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Copyright © 海南华人国际文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海府路169号(五公祠小红楼) 邮编571199电话:0898-68557653 传真:0898-68557653 技术支持:中企在线 琼ICP备10201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