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1日 来源:《营口日报》
文化产业人即将告别充满创新、变革的2016年。站在“十三五”的起点复盘2016年文化产业,我们欣喜地看到,文化产业始终为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努力着——不断释放的政策利好、持续增长的文化消费能力、供给端的结构性改革、“文化+”带来的融合发展等,都将文化产业推向了新的高度。
这一年,在资本寒冬中,文化产业融资、并购持续向好,文化企业上市潮引人关注,文化产业首次纳入国家PPP推广战略,《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出台让电影行业“有法可依”,中央十一部委《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促进文化消费繁荣,文化旅游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继续深化改革,艺术品市场在调整期各板块亮点频现,当代水墨热度持续。文化产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平稳健康发展,新动能正在孕育中。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6年中央经济政策的主线,文化产业也在这一面大旗下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文化产业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同时,文化产业所蕴含的精神、商业模式和全产业链价值,也是新兴产业结构能否顺利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在创造无形文化价值与落实有形资产中,孕育着行业发展的新动能。
政策:深化改革
文化产业作为五大幸福产业之一,今年利好政策不断。《关于开展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的通知》《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指导意见》《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等政策陆续出台,促进了文化产业供给侧的优化和整合。
6月8日,财政部联合文化部等二十部委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第三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申报筛选工作的通知》,文化部门首次作为PPP(公私合作模式)项目的工作推动部门,出现在国家PPP战略实施的文件中。这是一个重大的信号,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投入文化领域,有助于打破公共文化与文化产业之间的界限,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避免政府部门文化资金来源单一以及不同程度存在的使用方式落后、效率不高的问题。
6月16日,中央十一部委共同发文《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实体书店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实体书店已经从前两年的“倒闭潮”中逐渐回暖,呈现出连锁化、地产化、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并因该文件的出台再次成为被关注焦点。
文化立法也在这一年取得重大进展。1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通过,明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是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的第一部专门法律,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该法对电影创作、摄制,电影发行、放映,电影产业支持、保障,法律责任等分别作了详细规定。
投融资:跑赢大盘
今年,有8家国有文化企业上市,在资本市场掀起“文化热”,在文化企业中激起了“上市潮”,目前在A股和H股上市的文化企业已有近60家。新三板方面,截至12月19日,新三板挂牌企业突破1万家,总市值超过3.8万亿元。其中,文化企业成为新三板的“主力军”,超过10%,全国共有1192家文化企业挂牌新三板。
借助资本市场打造骨干文化企业,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新常态。今年,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幸福蓝海影视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华网、贵州广电网络6家国有文化企业,以IPO方式在主板或创业板成功上市;已在香港H股上市的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挂牌上市。
与此同时,在投中集团推出的“2016中国并购/PE/VC市场大事件”年度盘点中,文化领域投资事件占据多个席位。例如,7月27日,万达院线以2.8亿美元的交易价格收购时光网100%股权。投中集团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显示,在资本市场日益强化的监管审查力度与紧张的宏观经济条件下,文化传媒行业IPO三季度在二季度的基础上,融资规模更有提升。
影视、出版、园区:小年新气象
影视、出版板块在2016年迎来小年,尽管如此,也出现了不少新气象。直播、VR搅动全产业链的开发热潮,IP从火热发展中开始回归本源。创业市场和资本方日趋理性,众创空间也走入了发展的“深水区”。
在影视板块方面,2016年票房终于在12月23日超越去年全年总票房的440.69亿元,呈微弱增长态势。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动画电影大放异彩,票房收入达到70亿元,环比增长58.71%。同时,国产动画电影也在票房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回顾2016年各大影视公司,不仅许多电影至今让人回味,而且各大影视公司也各有“大动作”,这其中绝大多数来自万达、华谊、光线传媒和博纳影业。
出版方面,虽然表面看来“波澜不惊”,实则“暗潮汹涌”。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作家,这也是中国出版业持续推动“走出去”战略取得的重大成果。一方面是国际奖项的促进与激励,另一方面是政策的指引与支持,2016年,出版行业开展“二次创业”,众多出版集团响应,进一步探索跨界多元发展,同时令企业更加注重资源整合和资本运作。
园区方面,伴随着部分创客空间在年初陷入倒闭或被合并的风潮,资源、资金雄厚、更为突出核心竞争力的众创空间开始甩开同类竞争者,在盈利模式上也更趋清晰精准。“政府推动+市场驱动”双重动力,为双创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目前,创业服务业已经进入“深水区”。
旅游:“十三五”加速
旅游行业在2016年末迎来新起点:12月26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该文件提出,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题,以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为主线,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旅游业培育成经济转型升级重要推动力。旅游作为“十三五”现代服务业板块中明确指出的重点发展产业,同时也作为目前人民常态消费的重点,其大力发展将对推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上海迪士尼开业运营、旅游IP元年开启新发展、史上最严A级景区整治潮、旅游企业加速境外布局……旅游业这一年在供给侧不断深化结构性改革。从数字来看,2016年仍是旅游大年,处在黄金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旅游人数33.6亿人次,入出境旅游总人数1.94亿人次,旅游收入2.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13.5%和3.7%,保持了市场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投资方面,2016年上半年,旅游投资4211亿元,继续保持了30%的高增长速度。
旅游热也带动了资本的蜂拥而至,行业整合在升级,企业混改在继续。例如,中国国旅整体并入港中旅集团,组建成为中国旅游集团这一行业“巨无霸”。此外,全域旅游成为各地政府的工作抓手,促进各地方政府以更大力度推动旅游发展,使旅游不仅在消费市场层面,在投资、经济结构等方面,也形成了名副其实的旅游经济热潮。
艺术品市场:水墨探路
2016年的艺术界,虽然各类作品在市场上依旧处于调整期,但各板块亮点频现,尤其是近年来处在风口浪尖的“当代水墨”热度持续。当代水墨的发展以及其市场的培育和国际化进程,并非一帆风顺,却呈现出引领中国艺术未来趋向的重要作用。
在展览方面,各类型的当代水墨展览接连不断,如1月27日在美国洛杉矶开幕的“中国国家展——魅力水墨”;4月12日在澳大利亚悉尼中国文化中心开幕的“中国当代艺术月”等,当代水墨在海内外展场频频亮相。
在拍卖方面,近年来的当代水墨市场呈现大热之后的平稳。由于整体经济还未复苏,藏家对价格的要求尤为谨慎。一些拍卖公司也做了相应调整,或调整了管理团队,将原来独立的当代水墨纳入到当代艺术部门,或将当代水墨的作品纳入到当代艺术板块。
同时,中国水墨也正在走向国际,比如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连续两年组织的中国国家展,先后走进美国、马来西亚,其中的当代水墨作品备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