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17日 10:09 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郑 彬
原标题:“文化企业30强”通过跨界融合,及时满足消费者需求:
让文化活起来
通过分析近日揭晓的第8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名单,可以看出,众多“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旅游”等跨界融合新业态集体亮相。“文化+”的融合已经逐渐成为骨干企业的发展趋势。
跨界先行结硕果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文化企业的转型升级不能再局限于内部的变革与创新。只有打通全产业链,跨界融合,才能拓展发展空间,赢得先机。从“30强”名单分析来看,跨界融合,让先行一步、敢于创新的文化企业收获了硕果。
安徽出版集团通过全力打造媒体融合产业体系,将“媒体融合、行业服务、商务运营”进行全面嫁接,实现了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产业的融合发展。集团科技文化工程孵化平台建设进展顺利,已开发时代教育在线、时代书香网、时光流影、时代漫游幼儿教育等平台。“时代教育在线”平台已成功接入“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并已经在合肥、芜湖、宣城等地的100余所学校应用。
河北出版传媒集团通过股改上市,全面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和非主业资产剥离,成功引进北青传媒、中国教育、中南传媒、君联资本等一批全国知名的出版传媒企业和一流的战略投资者,精心打造了链条完整、管理规范、股权多元的上市主体。2015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10%;利润总额9.4亿元,同比增长8%;资产总额达到136亿元,净资产78亿元,综合规模和实力跃上新台阶。
福建网龙网络公司也是跨界发展的代表。2015年,公司加快转型和融合发展,在拓展网游主业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在线教育及产业国际化布局,发力布局VR产业,同时将“互联网+”的触角向家居、美业、企业云服务等领域延伸。同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26.9亿元,各项经济指标位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文化+”新业态成主流
纵观入选的“30强”企业,“文化+”融合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主流。从业态分布来看,随着“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金融”等产业发展新模式形成,在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主题公园等新型文化业态领域涌现出一批高速增长的骨干企业。
数据显示,今年“30强”企业主营收入3253亿元、净资产3336亿元、净利润315亿元、纳税总额201亿元,分别比上届增长18%、37%、19%和11%。其中,除净利润与往届最高持平外,其他三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主营收入和净资产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保持连续三年超过10%的增长率。
值得一提的是,旅游已成为发展文化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有着“中国演艺第一股”之称的宋城演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度其旗下的演出合计上演15000余场,观众达5000余万人次。其中,“千古情”系列年演出6500场,观众达2233万人次,大幅增长53.42%,是中国演艺市场年演出场次第一、观众人数第一、利润第一的演艺公司。截至2016年3月18日,宋城演艺总市值412.13亿,创业板总市值排名第6位,旅游企业中排名第2位,文化传媒企业排名第7位。
同样靠文化旅游业上榜的还有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一家集文化旅游、文化节庆、文化演艺、文化艺术、文化主题酒店、文化科技等业务板块的文化企业。2015年,企业加快内外兼并重组,在做强做优文化旅游主业的基础上,加快与金融资本融合,继续保持较快的速度增长。截至2015年末,华侨城总资产1143亿元,突破千亿大关,营业收入322.3亿元,净资产380.7亿元,净利润46.3亿元。
内容依然是制胜法宝
对于文化企业来说,在跨界融合时代,创造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内容,依然是制胜法宝。梳理入选的“30强”企业,记者发现,出版发行、广播影视等“30强”企业在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中,以内容创作为立身之本,倡导主流价值取向,努力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被世界认可。
为了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狮门集团公司就共同投资影片的制作、发行等达成了15亿美元的合作协议,这是当时中国电影史上最大的海外合作项目。未来3年内,双方将商议开展网络视频、主题公园等衍生产品的开发。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通过对出版内容进行全方位审核把关,围绕特色出版与品牌出版发力,逐步形成出版的二十个特色品牌群,通过积累与发展,在生物、三农、绘本、海外等方面初步形成特色、专业、品牌效益,出版主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其中,集华夏优秀文化于一体的“华夏文库”系列,内容包括儒学、佛教、民俗等诸多方面;以“绘本中国”为方向的特色出版,与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推出“金羽毛”“爱之阅读”“棒棒仔”等一批世界优秀原创绘本图书。
为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迈出国门、走向世界,本届“30强”企业共有25家企业开展了出口业务,比上届增加2家,实现出口总额89亿元,比上届增长72%。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打造了文化科技主题乐园、特种电影、数字动漫等颇具国际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开创了中国文化科技主题乐园“走出去”先河。(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郑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