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8日 15:4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8日(记者 张雪)2011年到2015年,“十二五”这五年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不平凡的五年,是突飞猛进的五年,更是步入新时代的五年。五年间,国家出台了很多的政策去推动了电影产业的发展。1月14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做客《文化名人访》,他表示,市场需求和政策促进推动了十二五期间电影产业飞速发展。
尹鸿做客《文化名人访》
尹鸿做客《文化名人访》
据《文化名人访》了解,2002年中国电影产业化起步初期,全国电影票房不足10亿元,到2010年全国票房突破100亿元。而十二五期间,中国电影用5年时间便实现了从100亿元到440亿元的纵身一跃。“十二五”期间,中国电影总票房的增长率保持在30%左右。2015年全国票房440.69亿元,国产影片市场份额达61.58%。
哪些政策利好推动了这五年的电影产业飞速发展呢?尹鸿表示首先是准入政策。“过去我们的文化行业基本还是体制类、计划类的,但是电影行业是率先全产业链向社会开放,向市场开放,从投资到生产电影,到发行电影,到建电影院,全方位向社会开放之后,大量的社会资金、社会资源进入了电影行业,这应该说促进电影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改革的政策。”
此外,尹鸿说各个地方还出台了一些不同的地方政策,“比如说如果在北京改建多厅影院,政府会给一些补贴,来帮助把消费市场做大。”他表示各个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地方采取了不同的激励政策,来鼓励当地拍电影,更重要的是鼓励当地建电影院。
从产业政策上来讲,尹鸿介绍,最近正在酝酿要出台的《中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导致整个中国电影从产业链来讲,产品量在增加,观众的选择也增加了。
“过去我们一年看一部大片,但是后来我们慢慢有了档期比如贺岁档等,到现在我们已经把看电影变成一个可以天天做的事情,“尹鸿归纳道,这就说明消费者需求、市场提供的机会和政策的促进,导致了整个电影行业已经铺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市场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