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过去的5月底,海口人大会堂演出第一季刚刚落幕,六场精品演出,几乎场场爆满,这让活动承办商家倍感惊喜与鼓励。
此次精品演出一举打破以往“赠票为主”的尴尬局面,尝试推出低票价惠民演出策略,可谓“首役”告捷,似乎给这个原本略显“曲高和寡”的精品演出舞台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7月3日,人大会堂第二季精品文艺演出即将拉开帷幕。“政府扶持、企业承办、市场化运作”,受访中,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副局长张昆荣,以及数名知名学者及业内人士也对这种市场运作模式寄予期盼;接下来,海口如何打造更多精品文艺惠民演出,备受市民期待。
见习记者 曾毓慧 资料图
1、一次只卖不送的尝试 赢了
“我们对外一张票都不赠送,所有的门票,都是实实在在地卖出去的”,对于这一点,承办演出的海南华人国际文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文平十分引以为豪。
“市场反响效果真的不错,很多观众看完主动留下联系方式,还嘱咐工作人员说下次如果还有这么精彩的精品演出,一定要打电话、发短信告知”,据文总介绍,从3月28日的第一季第一场演出《歌声飘过30年》(中外电影经典歌曲试听音乐演唱会),直至5月30日的最后一场压轴之作励志儿童话剧《丑小鸭》,门票几乎场场售罄,而且,还实实在在地搜集了不少意向观众的联系方式。
据介绍,此次演出季试水惠民票价,每张门票售价大多为四五十元,这比在各大影院热映的商业大片票价还要低。“这样的票价,一家几口人一起来看也不贵”、“这是真正向老百姓开放的惠民演出”……这一招果真出奇制胜,既是精品演出,又是低票价,很快就赢得了不少市民的青睐。
海口市嘉宝大地幼儿园园长孙柳说,虽说海口的幼儿园里也会配备精品文艺演出的视频和视听,但孩子们如能亲身体验到现场的表演效果,那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场的表演的气氛、场面和音效,能提高孩子们的视野,也能提高艺术修养”,孙柳园长说,低票价惠民演出,也能让更多的普通家庭家长能带买票带着孩子进场观剧,这样也能增进家长与孩子的互动。
2、一场精品演出的账本 赚了
探究以往,其实,海口在精品文艺演出的背后,有一道“羞于撩开的面纱”。
因为是精品演出,票价自然不低,每张票从200元至500元不等,但这样的票价,对于收入并不宽裕的普通市民来说,门槛确实不低。就拿演出儿童剧来说吧,主打客源是儿童,但陪同来看的大人也得掏钱买票,以一家三口为例,为了看一场精品儿童剧,可能就要花掉1000元。
在高票价的门槛面前,这样的售票行情可想而知。从事多年的精品文艺演出的文总说,以往,每场演出大多只能卖出去四五十张门票,很少能超过百张票,这与人民会堂1500个座位相比,比例实在是太小了。
另据数名精品文艺演出业内人士分析,从外地请来一个文艺演出团体,承办的演艺公司需要承担来回机票、吃住、演出报酬、道具运输、场地租金、灯光舞美等诸多费用,“海口市民的文化消费能力不高,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受访的数名行业人士一语点出,一场看似光彩的精品文艺演出,经常是入不敷出,说白了,就是赔钱赚吆喝。
此次试水低票价惠民演出,以人大会堂1500个座位为例,每张门票均价为40元的话,如果满座,那么,实在的门票收入就能有6万元;再加上政府扶持精品文艺演出的补贴,文总算了一笔账得出这样的结论:“小有盈余”。而且,从长远的发展规划来看,文总认为:“开了一个好头,我们也有动力继续把这种精品演出办下去,也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前来观看精品文艺演出”。
3、一个曲高和寡的舞台 变了
在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尤其是最近这一两年,演出成本逐年增加,承办演出的文化公司为了保本,只能依靠提高演出门票来维持收支平衡,然而,在动辄数百元门票面前,不少市民只能望而兴叹,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采访中,一不愿具名的演艺公司负责人列举了一个让人略显心酸的例子:有一次在人大会堂举办儿童剧演出,一个妈妈带着女儿来看剧,陪着一起来的还有奶奶,可是,最一般座次的票价也要上百元,老人很心疼钱,结局是,这位妈妈掏钱买票进场陪女儿观看儿童剧,老人就在人民会堂旁边坐着看风景边等着……
与舍不得花钱买高价票看演出相反的是,以往每次演出,为了保持上座率,演出承办方都会不余遗力地赠送不少门票。“大多时候赠票达到7成”,可惜的是,碍于各种因素,能拿着赠票进场看剧的观众比例并不高,甚至低得让人心寒,“有时,最靠前的好几排座位几乎是空的”,该负责人说,少了观众,没了人气,别说是演出承办方愁钱,就连舞台上的表演人员也坦承“演得没趣”。
晁琼珍从事精品文艺演出十几年了,现在海南采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职总经理助理,她坦承,以往,海口的精品文艺演出市场经营确实有难度,这几年,公司也在缩减演出场次,转攻别的文化项目盈利,“文化惠民也是我们做企业的一种社会责任感”,对于这种低票价惠民演出,晁琼珍表示愿意尝试。
“市场需要培育,我们也一直在努力探寻”,据文总介绍,在其承办的第二季精品文艺演出(7月3日起),将在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等单位指导下,继续在全国范围内引进优秀演出资源,结合海南演出市场的实际情况,积极推动海口人大会堂演出季活动走向精品化、常态化,使更多的市民能够享受到精品文化。
4、一种惠民演出的模式 成了
对于试水精品文艺低价惠民演出这一策略,海口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副局长张昆荣予以点赞。他说,海口是一座有文化沉淀的城市,大多市民崇尚文化生活,也向往精品文艺演出,但目前海口的精品文艺演出还处在一个培育时期。
据张昆荣副局长介绍,早在2007年,就出台了《海口市关于扶持精品文艺演出的若干意见》,详细规定了资金补贴等,并且多年坚持实施这一举措,这也显示了海口市委、市政府打造高品位文化之城的决心。这几年,精品文艺演出的市场一直在变,“政府资金扶持,企业努力开拓市场,我认为这种模式值得借鉴和推广,只有这样,才能让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欣赏得到精品文艺演出”。
或许,会有市民担忧:低票价,是否意味着精品文艺演出质量会打折扣?对此,张昆荣副局长表示,在人大会堂的每一场精品文艺演出,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都会安排人员严格监督,确保演出质量。
事实上,试水低票价惠民演出,已引起海口知名学者的关注。在原海口市艺术团副团长、海口市精品演出引进工程评委贾子牛看来,这几年以来,海口的精品文艺演出市场确实在不断发展壮大,但相比起国内其他省会或副省级城市,海口市区的人口总值不大,文化消费水平不高,在这种背景下,单一的高票价模式,可能会导致精品文艺演出出现“曲高和寡”的情况,贾子牛认为,试水低票价惠民演出,有利于培育精品演出市场,值得尝试和推广。
5、一个业内同行的期许 赞了
同样,精品文艺惠民演出的模式,也已引起海口数名资深业内人士的关注,并寄予期许。
在海南高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分析看来,在国内其他省会或副省级城市,演艺人员前来参演几乎都是选择动车交通工具,交通成本较小,但海口由于地理位置处于全国最南,交通上占着不利因素,前来海口演出的人员只能乘坐飞机,而大批量的演艺道具、设备也只能空运,交通成本实在不小。
李晓认为,海口市于2007年出台的《海口市关于扶持精品文艺演出的若干意见》,详细规定的扶持补贴标准,这对扶持参演企业确实能起到不小的帮助,但时间一晃已过七八年,各种演出成本都在逐年递增;再者,虽是精品演出,但一般的儿童剧与大型的歌舞剧相比,成本还是相差不小的,就此,李晓提出了更为详细的提高补贴:“大剧大补,小剧小补”,这样就能更好地鼓励承办企业结合市场实际情况,引进更多更高级别的精品。
受访中,海南采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职总经理助理晁琼珍说,眼下的海口精品文艺演出市场还不是很成熟,从市场的长远发展角度来看,企业需要政策资金扶持,当然,企业更需要挖掘自身潜力,扩大自身的营销能力;无疑,试水低票价惠民演出就开了一个好头。
精品文艺演出的运作成本逐年提升,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行业的建议,张昆荣副局长也已关注到,他说,很重视行业的声音,也正在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申请适当调整提高补贴标准,以此激发承办商家引进更加优质的演出节目的积极性。
6、新闻链接
或许,会有人纳闷:精品文艺演出,为何每场都青睐人大会堂?
据了解,在海口适合开展精品文艺演出的场所屈指可数,除人大会堂外,仅有会展中心、省歌舞剧院。不过,在市场商业运作的背景下,会展中心场地租赁费最高,而且地址不在老市区,相对来说,市民前往观剧不太便利;
另外,在交通便利以及停车配套服务方面,省歌舞剧院比不上海口市人大会堂,且场地租金比市人大会堂略高,自然,海口市人大会堂则成了精品文艺惠民演出的首选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