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www.hrgjwh.com www.hnyzk.com
您当前所在位置:华人国际 >> 详细信息

详细信息Information

  • 戏台成为中国的重要文化支撑点
  • 上传时间:2014-02-25 9:04:28 浏览次数:4158
  • 2014年02月24日                       来源: 光明日报


        随着传统庙会逐渐远去、电视春晚又引发各方争议,“年”似乎越来越迫切地需要获得新的文化注解;或者说,越来越适应城市生活的现代中国人,越来越渴望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春节文化“红利”。可喜的是,城市文化空间正在发挥它们的公共文化作用,不少剧院、博物馆、美术馆纷纷打出“春节期间不放假”的旗号,城市新年俗也在这些公共文化空间的相应举措中应运而生。2012年春节开始举办、迄今已是第三届的国家大剧院“我爱北京——市民联欢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应时而上,通过征集节目和市民参与联欢的形式,给人带来无限惊喜。不仅因为声乐演唱、器乐演奏、舞蹈表演、戏曲表演等内容,也不仅因为联欢带来的艺术普及效应,更在于它对城市公共文化建设,特别是城市年俗文化的培育养成贡献了力量,体现了剧院对于城市的文化价值。剧院不能只专注于专业院团的演出,更要打造城市文化的支点。


        作为传统农业国家,“看大戏,过大年”让戏台成为乡土中国的重要文化支撑点。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民逐渐市民化,剧院或可成为替代传统戏台、聚合文化脉动的舞台空间。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兴建剧院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至2011年共有重庆大剧院、广州歌剧院、青岛大剧院等11家剧院新建落成,随后全国18个省市又有29家剧院相继建成。在业界对这些剧院展开“演什么”的争论时,另一个话题也呈现在人们面前:除了优质演出,剧院在市民文化生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充分地挖掘剧院的公共文化价值?建成后的各大剧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利用剧院公共空间搞艺术普及、开艺术讲座,国家大剧院尤其领风气之先。这次,他们又在过年期间把在京的异地青少年、艺术爱好者“请进来”,举措新,形式新,开启了一种承接传统又适应城镇化配套的新形式,为在城市落户的传统庙会赋予了现代文明内涵。若干年后,许多人会忘记某个春晚节目或新春音乐会,但亲身参与并在大剧院舞台演出的经历,定会让他们终生难忘。对于那些远离家乡到城市谋生的普通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传统年俗的回忆在此得到温馨的呼应,这是一个城市给予市民最丰厚的“文化红包”。


        从马年正月初二到初五,市民联欢会的4台演出共56个节目,其中征集而来的市民节目竟达40个。征集吸引了200多个节目6000多人激烈角逐,也可以看出剧院舞台有多么的“被需要”。我们很难为这种“需要”定义,可能是扩大版的家庭联欢,也可能成为草根大众的“星光大道”,无论是哪一种,喜庆欢乐又充满希望,真的很好。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城市在它的文明进程中也会不断地形成新的文化表征。近些年合唱事业蓬勃发展,显然跟各地包括剧院在内的文化空间建设不断推进有莫大的关系。前段时间有关城市广场舞“扰民”的争议,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应更好地承担使命,为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供空间载体。普通群众中不乏艺术才情的“黑马”,他们渴望一显身手,让梦想照进现实。当各类电视选秀节目纷纷“造星”之时,剧院用专业混合业余的联欢形式无疑也锻炼了未来的明星,同时让他们找到了对所在城市的文化归属感。从这个角度讲,国家大剧院为此付出的努力是可敬的。剧院可成为城市文化的支点,如何让剧院的市民春节联欢成为长期的、可持续的文化联欢现象,还需要剧院和业界更多的努力。

     

    Copyright © 海南华人国际文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海府路169号(五公祠小红楼) 邮编571199电话:0898-68557653 传真:0898-68557653 技术支持:中企在线 琼ICP备10201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