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9月23日 解放日报
.png)
园区内雕塑“梦想之翼”
上海大大小小的文化创意园区不下数十个,但中国•梦谷——上海西虹桥文化创意产业园是上海众多文化创意园区中非常特别的一个,它特别在以投资孵化为主要特征,重点培育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网络科技等现代服务业。目前,园区已聚集了30多家企业,其中文化创意类企业近20家,去年,园区企业的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成为上海西部由民营企业投资运营的专业产业园中的佼佼者。
“电商为体,文创为魂。”谈起园区的发展思路,上海西虹桥文化创意产业园副总裁吉小明“头势清爽”:“文创是产业内容,电商是商业形态,我们要融合文化创意与电子商务,构建一个有利于企业诞生、孵化与成长的生态产业集聚区。”
一家传统企业如何孵化“新经济”
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家用品分销企业,成长为创意设计与新经济、新商业模式产业的创业孵化中心,一批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企业集结在其麾下,从福建“移师”上海青浦,上海西虹桥文化创意产业园背后的“推手”——上海五天实业有限公司实现了“转型裂变”。
“园区内30多家企业,有一半是我们自己投资孵化的。”吉小明颇为自豪地介绍说,从2007年首批企业入驻,到如今形成20亿元销售规模的企业集群,园区孵化的企业中,已出现不少“冒尖者”:5家企业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1家准上市公司。
上海金汇通创意设计发展有限公司就是园区中的代表企业,2008年成立时注册资本仅800万元,一年后销售额就已过亿。金汇通是一家以创意为驱动的包装设计、制造综合服务商,公司拥有100多人的创意研发团队和一支致力于市场拓展、品牌推广、营销策划的专业队伍,业务覆盖品牌构造、产品整合设计、包装印刷、创意投资、创意纸品等。据了解,其针对茶叶、月饼等产品设计的礼品创意包装在业内独树一帜。
“一伍一拾”和“海客瑞斯”两家企业分别专注的是时尚家居用品领域和酒店用品领域。一伍一拾借鉴日本“大创”和美国“一元树”的商业创意,以数以万种的国内精品和外来优品为主打,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建立了千余家连锁店,辅之以家用品网络B2C平台。目前,一伍一拾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新型创意生活用品服务商。海客瑞斯则综合运用“麦德龙”与“史泰博”运营模式,提供酒店、餐饮等14大类设备用品、5万多种商品的“一站式”采购平台。公司现有国内外协议供应商800余家、目录供应商3000余家,设有2万平方米的体验式实景陈列专业卖场。
记者想知道,新兴企业在“梦谷”生根、发芽、壮大,园区有着怎样的“孵化经”?
吉小明表示,归纳起来也很简单,“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一体化的服务运营模式。他坦言,创业艰难,一难在肇始阶段是否有一个能够帮助创业者把风险降到最低的平台;二难在初创阶段是否有一个能够帮助创业者得以专注于核心能力培育的平台;三难在发展阶段是否有一个能够帮助创业者解决发展瓶颈问题的平台。正是基于这三难,园区给予环环相扣的三步扶持。
为鼓励在校大学生及社会人士创新创业,园区推出创业苗圃平台,提供多种公益性的服务,包括创业辅导、管理咨询、商业计划书制定、政策扶持申报、天使投资获取、企业注册等等,并提供3至6个月免费的办公场所与基础商务服务配套。创业苗圃能有效降低企业创设的成本与风险。
对于初创期的企业来说,往往需要集中精力完善其科技(创意)成果,努力突破商业化瓶颈,获取先期订单,接受市场检验。针对这些特点,园区服务部门根据政府认定的专业孵化器的要求,设计与实施了包括“人力资源、财务代理、投融资、档案托管、创业导师、政策咨询、人才培训、法律服务、市场拓展、管理咨询”等十项服务项目,其中超过70%的服务项目带有公益或半公益性质。吉小明告诉记者,具有实效的孵化器服务机制,不仅有效解决了企业在以上方面不专业、无精力顾及或操作成本太高等问题,而且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企业在一段时间内能够专注其核心能力的培育,有利于提升初创企业的生存能力与发展后劲。
走过了以上两个阶段,刚刚站稳脚跟的企业,则需要资源共享服务以解决发展路径上的难题。吉小明举例来说,处于这种发展阶段的企业一定会重点思考诸如“销售额如何从百万级向千万级跨越”等问题,这时候往往会感觉资源太少、能力不够或者人才匮乏。针对此类问题,园区通过“公共服务平台+生态产业链”推动资源共享服务,比如,针对电商企业所需的品牌策划、仓储托管、网页设计与网站维护等服务,园区会通过减免房租、争取政策扶持等手段,为有一定困难的园区企业联系专业机构提供半公益性质的服务。
在吉小明看来,不管是处在哪个阶段的企业,投融资服务都是最最不可或缺的重要加速器,据透露,园区正考虑设立创新基金,除了自己投资孵化企业外,也想方设法与银行、基金、担保公司等专业金融机构开展合作。“有了更多金融机构聚焦,园区一定会飞出更多‘金凤凰’。”
营造完整的文创产业生态链
家居用品市场竞争激励,文化和创意的注入非常重要。比如,一样是卖筷子,怎样的筷子、怎样的包装才能热销?星座筷、姓氏筷都是新近在市场上热卖的品类,增添“创意调料”后,这些筷子顿时“身价百倍”。这是我们能看到的文创企业成功的路径,然而,要走通这条市场之路却并不容易。
与市场脱节,是当下国内大多数文化创意企业的通病。很多所谓的文创企业,不外乎一个“作坊”,三五个“艺术家”,外加若干“艺术品”。有此病根,不少产业园“只见创意、不见产业”:想象力和生产力兼备的企业可谓凤毛麟角。和那些“作坊式”的文化创意园不同,上海西虹桥文化创意产业园致力于营造完整的文创产业生态链,延伸设计、研发、制造、分销等上下游紧密相关的企业。
“产业链”是采访过程中吉小明反复提到的一个词,在他看来,“链条”的好处显而易见。对于单个企业而言,不仅放大了利润空间,还提升了竞争力。对于整个园区而言,产业链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增强了产业的集聚力。同样,这也是文创企业直面市场短板的利器。
吉小明表示:“园区有意识地孵化一些业务互补、分处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企业,让他们共处一个时空区间,形成文创产业生态链。”拿海客瑞斯酒店用品公司来说,其就与园区内的多家企业有业务合作,公司的产品设计、营销策划等均由五天文化传播公司提供;顾客呼叫中心由园区的呼叫平台提供外包服务;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由瑞软软件提供;视频销售则由远程视频商务互动平台“悠络网”提供。据海客瑞斯总经理金浩振介绍,曾经有一家酒店开业,园区内多家企业互相协作,几乎提供了所有的外包服务:五天雕塑、智造空间设计公司等为其设计标识;海客瑞斯全套供应日常用品;五天文化传播为其进行营销策划、品牌传播;瑞软软件为其搭建网络系统……
除了内部构建生态链,园区也向外借脑,搭建更大更阔的产业平台。金汇通就与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等高校联合创办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金汇通董事长杨仲通表示,通过这样的合作,公司设计团队的创意设计能力得到了提升,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或许是受到了“左邻右里”的启发,园区一家名为神州图骥的地名数据处理企业最近也是走出技术圈子,发挥自己的创意,在文化上做起了文章。公司在自己积累的全国地理数据、素材的基础上,制作了一套原创地名文化系列动画片《阿吉的中国之旅》,讲述中国各地地名文化中的历史典故,该片已参展国外动漫影视节,并将在多家电视台播出。此外,公司还计划推出一款新型的地名文化导航软件,它的用途就不单单是告诉你该怎么到达目的地,还能告诉你可以去哪里。
在上海西虹桥文化创意产业园,文创产业的生态链越来越长、越来越顺,中国梦谷却在酝酿着更美的一个梦——展望未来,到2015年,园区将由目前的10万平方米拓展到20万平方米;企业数量扩容到100家;销售规模增至50亿元;从市级孵化器升级为国家级孵化器。吉小明信心满满:“预计未来3-5年,将有5家以上企业走出梦谷,登陆创业板。”